鍋爐清洗的實際應用
鍋爐清洗機組直流鍋爐上進行的酸洗監測結果。酸洗結束時測得Fe3+質量濃度達1 500mg/L。鍋爐清洗分析原因為由于清洗系統產生負壓,導致大量空氣漏入,初始還原劑投加量不足以抑制整個酸洗階段Fe3+含量,導致在酸洗初期達到一個短期離子含量平衡后,金屬基體開始不斷受到Fe3+的腐蝕,酸濃度持續降低而總鐵離子含量升高。清洗腐蝕指示試片的腐蝕速度達2.67g/(m2·h),數值偏大。電化學法和腐蝕失重法測定的勢一致,隨著Fe3+質量濃度的增加Rp值迅速降低,當Fe3+質量濃度增至1 000mg/L以上時,Rp值降至測量底限。通過分批次加入抗壞血酸鈉,降低了Fe3+含量,Rp值又重新升高,說明抗壞血酸鈉能有效抑制Fe3+的腐蝕。采用電化學法和腐蝕失重法在靜態條件下以實際復合有機酸(羥基乙酸+甲酸)鍋爐清洗液作為試驗溶液,研究不同質量濃度的Fe3+對SA-213材料的腐蝕情況,以及清洗操作工況對Fe3+腐蝕的影響。
結果表明,Fe3+對金屬基體具有顯著腐蝕性,且隨著其含量的增加,腐蝕速率急劇增大;投加適量還原劑,能夠有效控制Fe3+含量的增長,應根據測定的Fe3+含量的大小少量分批次加入。此外,應防止空氣吸入系統,且保證一定的剩余酸濃度,控制酸洗液pH值處于較低水平,抑制Fe2+的轉化明確規定:在鍋爐化學清洗時,當清洗液中Fe3+含量不低于300mg/L時應加入適量的還原劑,如氯化亞錫、聯氨、抗壞血酸鈉等將Fe3+還原,防止其對基體的腐蝕。然而在實際鍋爐化學清洗過程中,往往因為還原劑的投加方式不正確導致清洗液中Fe3+濃度持續升高,造成清洗腐蝕速率超標。即當溶液中產生Fe3+后,將催化Fe2+的氧化過程,并認為溶液中OH-能促進亞鐵離子的水解,產生的亞鐵水解產物由于對中心離子的電中和使Fe2+對配位結合的水分子極化能力減弱,造成配位水的“遮蔽效應”消失而使溶液中的氧分子直接氧化。